会计——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货物的估计售价减去处置或销售成本后的金额。企业所有者可以使用这个值来确定他们所拥有的存货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处置或出售成本是指公司能够合理预测的任何运输、处置或完成存货的成本。这是基于类似于减值的稳健原则。(另见什么是商誉减值测试?

公司应持续评估现有存货(另见财务报告准则第二号:存货)的价值,这样它们才能确定它们是否应该降低记录中的存货成本。存货成本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可能包括过时、损坏、毁损以及客户需求的降低。此外,如果一家公司在必要时跟踪并减记存货,它可能可以防止自己在下一个会计期间才确认这些损失。因此,企业主应该利用可变现净值对存货资产进行保守的价值记录。

如果你并不擅长会计,以下步骤可以帮助你确认一个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或者你也可以寻求一家亚庇会计事务所的帮助,以让它们为你完成这些任务。

  1. 确定库存项目的市场价值。
  2. 列出与完成和出售该资产有关的所有成本。这些成本可能包括准备、测试和最终生产成本。
  3. 计算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减去其市场价值的销售成本。

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公式为:

可变现净值=存货市值-处置或出售成本

例如,XYZ公司出售二手车。库存中有一辆二手车,成本为20000令吉。这辆车的市场价值是60000令吉。公司为出售那辆车而做的准备所需的费用为5000令吉。因此,通过使用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得知其可变现净值为55000令吉(60000令吉(市值)–5000令吉(销售成本))。

由于可变现净值(55000令吉)高于成本(20000令吉),XYZ公司仍会将存货记录为20000令吉,即其成本。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那辆二手车的市场价值已经下降到20000令吉。其成本仍为20000令吉,销售成本(5000令吉)也还是保持不变。因此,那辆汽车的可变现净值为15000令吉(20000令吉(市值)–5000令吉(销售成本))。

由于可变现净值(15000令吉)低于成本(20000令吉),XYZ公司应在该存货上记录5000令吉的损失。这会将那辆二手车的记录成本降低到15000令吉。

如果计算结果显示公司蒙受了损失,那么你应该记录的复式记账分录为:

–将损失借记到销货成本费用账户

–将相同金额贷记到库存账户

如果那项损失是重大的,你可以将它分到另一个损失账户里。这样一来,财务报表的读者就能更容易发现损失。

此外,也有人用可变现净值来指坏账准备的一种备抵账户,以及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累计额。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概念并不适用于应收贸易账项,因为《财务报告准则第109号》已经阐明了预期信用损失的会计处理方式。

联系我们